在BilibiliWorld 2025的热闹现场,嘈杂的人声、不断刷新的社交动态和随处可见的动漫元素构建起一个独属Z世代的内容乌托邦。在这场ACG文化与青年圈层的年度狂欢中,汽车品牌领克并未以“路人”身份出现,而是以内容参与者、互动创作者的角色深度融入,在年轻人最熟悉的语境中,完成了一次有温度、有记忆点的品牌沉浸。
“次元破壁”不再只是一个营销口号,而是在此次BW现场转化为真实体验的立体场景。从展陈设计到痛车联动,再到现场互动机制,领克不仅让产品“上场”,更让品牌真正“入圈”。

跨界不是噱头,而是一种与年轻人建立连接的语法
加拿大28汽车行业在近年来普遍面临“年轻化转型”的共识,但如何从表层潮流突破为价值共鸣,始终是难题。而在BW现场,领克用一种贴近Z世代文化感知的方式给出了答案:内容不是单方面输出,而是以互动形式共建;品牌不靠高姿态引导,而用共同兴趣拉近距离。
整个展台的主视觉围绕“次元破壁”展开,不同于常规展会那种工业质感浓厚的搭建风格,领克采用大量未来感线条、动画风光影元素、角色融合设计,使品牌语言与B站用户熟悉的内容习惯无缝衔接。现场并非只有车的“陈列”,更像是一场品牌与文化的“角色扮演”。
重点车型Z20、07 EM-P和03冠军版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文化“角色”。Z20主打智能纯电,以科技风格切入未来场景;07 EM-P通过混动与操控结合,融合了东方幻想调性;03冠军版则以速度与潮流为核心,面向个性主张强烈的年轻玩家。
! 图片上传失败:上传文件大小不能超过6M!
痛车不止是“涂装”,更是一种情绪表达装置
领克此次亮相的一大看点,就是其三款定制痛车。这些车辆并非简单地将动漫人物贴上车身,而是在完整品牌视觉框架下,借助ACG文化中的视觉符号,实现产品情绪表达的外化。领克Z20痛车选取了电影《神奇4侠:初露锋芒》为合作IP,通过角色元素拼贴与电光蓝主色调设计,展现其纯电身份下的科幻属性。车身图案与剧情角色形成呼应,赋予产品更多元的解读空间。
领克07 EM-P与《明末渊虚之羽》的跨界合作则更具东方神韵,采用图腾化线条融合车身轮廓,将游戏场景与现实材质结合,形成独有的“国风性能”美学。领克03冠军版则围绕“次元破壁”主题展开涂装创作,将BW主视觉图案、动画线稿、赛车风格线条融合成一体,极具视觉冲击力,成为展区的打卡热点。
! 图片上传失败:上传文件大小不能超过6M!
互动机制嵌入用户动线,构建品牌沉浸链路
为了让观众参与到品牌体验中,领克策划了一条从探索到打卡再到传播的完整互动路径。现场观众首先在接待台领取集章卡,随后按图索骥前往各互动点完成任务并收集贴纸。
CO:PHOTO区域由专业摄影师为观众拍摄特写,并可立即打印为带有BW与领克标志的“定制报纸”;CO:RACING则设置虚拟赛车竞速挑战,以游戏化方式强化车型的操控性能记忆。参与这些项目不仅能获得集章贴纸,还能引导用户在分享社交内容时自然带出品牌信息。最终,集齐贴纸后可至兑换台换取环保袋、限定徽章、潮流挂饰等联名周边,提升现场参与的价值感与归属感。“完成集章”不仅是任务,也是仪式,让品牌成为一段线下记忆的一部分。
! 图片上传失败:上传文件大小不能超过6M!
内容即连接,领克以“破壁者”身份重构车企与年轻圈层的关系
BW现场的热闹不仅体现在人流密度,更在于话题活跃度与社交讨论频率。而领克,正是那个被主动讨论、频繁出镜、热度持续的品牌之一。这种反响并非依赖外部推广投入,而是源于其“内容共鸣力”的构建。

在这个语境下,品牌不是营销制造者,而是文化参与者。领克借助痛车、IP、互动、道具、周边等一系列内容组合,真正进入了Z世代的表达生态。它不再站在远处告诉你“我们懂年轻人”,而是以平视姿态说“我们一起玩”。
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:这场“次元破壁”其实也是一次品牌语法的升级试验。从工业品牌到文化容器,从展示车到情绪连接体,领克正在探索一条真正属于当代年轻人的沟通方式。